7月31日, “彝路医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西昌参观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全体队员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红色教育。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背靠泸山,面临邛海,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富饶美丽的凉山、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三大板块,采用文物展示、文字叙述、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彝族奴隶社会制中所涵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再现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原貌。团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深入细致地了解凉山彝族的历史与文化,收获颇丰。令队员们感受最深的是红军与彝族部落“彝海结盟”的珍贵史料。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同志同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结为兄弟,彝族兄弟护送红军前行七天七夜直至顺利通过凉山,并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彝海结盟”是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在新时代仍然具有诸多现实意义。
队员们被“彝海结盟”的大义所震撼,被老一辈革命家的付出和牺牲所感动,深刻体会到如今各民族和谐共处局面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般珍惜各民族间的和谐关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使汉族与少数民族成为一家人。
